不少同学心存疑惑:明明背景差不多,为啥别人拿到的Offer更优质?
今天,从申请审理流程入手,深挖英国大学招生的底层逻辑,为你揭晓怎样才能斩获更出色的Offer。英国大学的审理流程主要包含三个步骤,下面咱们逐一来分析。
AO检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
同学们完成网申递交后,AO(招生官)便会着手检查申请材料是否完备。一旦发现材料有所缺失,AO会通过网申系统或邮件的方式,告知同学们补交材料。
在此特别提醒,部分专业存在特殊要求,例如要求必须携带雅思成绩申请、需递交GMAT/GRE成绩,或是要额外提供Writing Sample等。所以同学们务必提前做好充分准备。
这第一步属于初步筛选环节,同学们只需着重确保材料完整。该步骤主要影响申请进度,对于背景相似的学生,在录取结果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。
AO对硬性背景进行筛选
当申请材料齐全,申请流程便进入到第二步。此时,AO会重点审核同学们的硬性背景条件,包括毕业院校、GPA成绩、雅思分数以及GMAT/GRE成绩等,判断是否达到申请院校及专业设定的标准线。
在此提醒同学们,英国多数大学采用择优录取原则,所以大家务必保证自己的平均绩点高于学校要求。像爱丁堡大学等部分院校,对均分十分看重,通常情况下,均分越高,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大,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同学们硬性背景的筛选。
对于背景相似的两名同学,很大概率会出现同时通过审核或同时被拒绝的情况,因此这一步对最终录取结果的影响相对有限。
不过,凡事都有例外。例如,部分学校前期筛选条件过于严苛,导致后续担心招生人数不足;或者发放了大量Offer,但最终确认入学的学生寥寥无几。
在这些情况下,便出现了捡漏的绝佳时机。而能否精准把握这些机会,帮助学生抓住难得的录取契机,这恰恰体现了留学机构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。
院系招生官复审
当申请者各项条件都达到标准线,申请材料便会被转至院系进行复审。这时,院系的招生官会全面细致地查阅所有申请材料,涵盖文书、简历、推荐信等等,继而对申请人展开综合评估,最终确定是否予以录取。
至此,同学们应该能意识到,背景相同的两人都有机会通过初步筛选,然而最终能否被录取,申请材料起着决定性作用,其中文书更是关键中的关键。
据我们所知,在一个申请季中,招生官平均要审阅几千份文书材料,每份文书的审阅时间大约只有3到5分钟。所以,若想在众多申请者中崭露头角,就得在这短短3到5分钟内吸引招生官的目光,让他们对你产生浓厚兴趣。
写文书的小技巧
怎样才能让文书更出色,牢牢抓住招生官的兴趣呢?重点在于打造出 “我既优秀又适配” 的形象。
一方面,要在文书里展现自身软实力,像学术研究本领、出色的实习经历等,向招生官传递 “我很优秀” 的信息。
另一方面,需在文书中凸显课程匹配度,例如对专业的独到见解,以此告知招生官 “我很适合” 这个专业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学校和专业对文书的偏好存在差异,切不可用同一份文书应对所有申请,一定要针对不同专业撰写各具特色的文书。
以牛津剑桥为例,其文书特别看重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,所以在申请这两所学校时,我们就得在文书里着重突出这方面能力。
文书是重中之重
看到这里,相信同学们都已明白,在背景相似的情况下,为何有的人能拿到更优质的Offer,原因就在于文书在整个申请材料里占据着核心地位。
不过,还有一个极易被忽视的要点,那就是Argue(申诉)。多数人觉得一旦被拒,申请就彻底结束了,不少留学机构也持有相同看法。但实际上,Argue能让我们再次向学校展现自身优势与专业匹配度,表达对这份Offer的强烈渴望,同时还能避免因学校招生官的失误而导致的误拒情况。
经验丰富的留学机构会依据学生具体的申请状况,以及当年学校专业的招生形势展开评估,进而选择合适的Argue策略进行申诉。很多时候,经过专业的Argue流程,能够帮助大家把拒信成功转变为Offer。
所以,在背景相同的前提下,想要获得更好的录取结果,关键不仅在于合理的方案制定,文书的质量、申请递交的时机,以及恰当的Argue策略,都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