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大学的学分制到底是什么呢?
1、“学分”在日语中叫“単位”
日本文部科学省对“学分”有明确的规定,大学中的1学分相当于完成45小时的课程内容学习,具体针对两类课程有不同的时间规定: 講義·演習: 15~30小时, 実験·実習·実技: 30~45小时。
2、必修学分
正如中国的大学中有必修课、选修课、公共课等分类,在日本的大学中也有类似的课程分类,先来说“必修学分”。必修课程分成两类,“必修科目”和“選択必修科目”。必修课程中也有“选择必修课程”。简单来说,两者的区别就是“必修科目”是规定好的课程、规定好的上课时间,没有自由性。“選択必修科目”是可以在一定的课程范围内,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做选择的课程,有一定的自由度。“必修学分”是必须达到毕业的学分要求才能获得毕业资格,所以在4年大学或 2年大学院的学习过程中,越早修满“必修科目”和“選択必修科目”的学分越好。
3、修满多少“学分”可以毕业呢
日本的大学设置标准规定,4年制以上的大学,必须修满124“学分”以上才能达到毕业要求。但具体每个大学都有不同的规定,也有要求获得132“学分”以上才能毕业的学校。
大多数留学生都会在第一年、第二年尽可能地多修“学分”,大多数大学每学年最多可修40-50“学分”。
4、课程不同可获得的“学分”也不同
日本的大学课程类型非常丰富,比如有“讲义课程,班级课程,实验课程, 研究室活动等”。每个类型的课程获得的学分都不相同。举个例子:“常规的讲义课程是4学分、实验课程是1学分、研究室课程是8学分. 另外,有些课程是按照学期计算“学分”的,而有些课程是按照学年计算“学分”的,在选课的时候也要看清。
5、“学分”不仅关系到毕业,也关系到升学年
很多大学都有这样的规定,例如 “第一学年未修满30学分则不能升入第二学年”。也就是说,如果一学年的学分未修满,就要被留级。所以,不仅要在前期选课时计算好本学年的“学分”是否修满了,还要顺利通过课程的考试,才能真正获得“学分”。
6、如何确认是否获得“学分”呢?
日本的大学课程结课考试的结果,通常不用分数制来表示,而是用“A(優)· B(良) C(可)·D(不可)·E(無効)”这五个字母来表示的。一般大学中,获得A·B.C三个等级可以拿到学分,D·E 则为不合格,需要重修这门课程。E通常是指学生未参加期末考试。等级的获得不仅仅是用期末考试的成绩来划分的,一般课程的成绩是这样计算的, 重视考试的课程: 出席占10%、作业30%、期末考试60%, 而重视出勤的课程: 出席占60%、作业10%、期末考试占30%。